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专著

温铁军《从农业1.0到农业4.0: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解读版

发布时间:2022-04-1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都知道,“农业”是最基础的,只有先填饱肚子,然后才有“然后的事”。不过,生活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农业”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传统的、缓慢的、低效的,与工商业比起来,甚至显得有点落后、粗糙。提到如何发展农业,似乎每个人都能说两句,比如,我们要保证耕地数量,不能一门心思占地盖房子;我们要发展绿色农业,不能让沾满毒素的食物占据餐桌;另外还要补贴农民,让农民过着富足稳定的生活。除此以外,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了。

 

这本《从农业1.0到农业4.0》,将带你深入认识农业,尤其是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可能的出路。本书作者温铁军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三农问题”专家,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主持过多项农业方面的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本书题目“从农业1.0到农业4.0”,这套理论便是温铁军教授近年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这个项目的名称是《作为国家综合安全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与机制研究》。

 

听项目的名称,你就会发现,农业不只是填饱我们的肚子那么简单,它与国家综合安全、乡村社会治理有密切关系。温铁军教授认为,在全球化、工业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农业不可能独善其身,例如,海外的农产品会冲击本地的农业生产;直接移植发达国家经验,会造成社会矛盾;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导致农产品和土地遭到严重污染;为追求经济增长,某些地区选择了专精单一作物的农业,但鸡蛋装一个篮子里,风险就会变大等等。

 

在这个背景下,温铁军教授把当代的农业演进状况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以殖民大农场为代表的“农业1.0”;以设施化、工厂化为特点的“农业2.0”;与第三产业结合的“农业3.0”;充分利用互联网,以社会化生态农业为目标的“农业4.0”。温铁军教授认为,要突破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业3.0+4.0”或许是出路。

 

下面,我们分三部分介绍本书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在温铁军教授的理论体系中,从“农业1.0”到“农业4.0”各阶段农业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彼此的关系是什么?第二部分,我们把视野扩大到全球,看世界各地的农业各有什么特征,遇到了什么问题?第三部分,对比世界各地,我们跟随温铁军教授进一步思考,中国农业未来的方向是什么?

 

第一部分

先简要看一下,从“农业1.0”到“农业4.0”,各个阶段的农业模式有什么特点?

1.0”“4.0”这个表述,会让我觉得这四个阶段的农业模式是单向演进关系,“1.0”升级到“2.0”,“2.0”再升级为“3.0”“4.0”。要注意,在温铁军教授的理论中,它们彼此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升级关系。

先看“农业1.0”。“农业1.0”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殖民化”,另一个是“规模化”。西方人从16世纪开始搞了300年殖民活动,占领了美洲、大洋洲,以及非洲大部分地区。由于这些地区是通过武力掠夺而来的,土地上的原住民被杀害、赶跑或贩卖,少数殖民者取而代之,控制着大量土地,因此搞出了规模化的农业生产。

“农业2.0”也有两个关键词,“工厂化”和“设施化”。这是当今世界上最普遍的农业模式。逻辑比较简单,在生产方面,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在销售方面,让工商业部门参与进来,比如把园子里刚摘的苹果拿去加工,然后包装成品牌卖出去。

而“农业3.0”简单概括就是把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融入进来。要实现“农业3.0”,需要这么几步。第一,先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山清水秀是农业发展的本钱。生态环境搞好了,下一步就要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所谓休闲旅游,不只是邀请城市人来农村呼吸新鲜空气,吃绿色食品,还包括观看当地的乡土文艺演出,体验当地的农业生产,插个秧、做个陶罐、磨个豆腐什么的。说到这些,你可能会想到,其实现在很多地区已经这么做了。

“农业4.0”是“农业3.0”的进阶版,也就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把互联网加进来。温铁军教授还为它起了个名称,叫“社会化生态农业”。简单说就是把互联网作为媒介,同时从农民和市民、农村和城市出发,满足双方需求。要注意,互联网的意义可不只是,迅速为城里人匹配到一个心仪的农村度假地。在“农业4.0”中,一个农村在生态建设方面有成效,会因为网络而广泛传播,由此引发生态旅游、农产品的销售,甚至市民的长期租住。

从“农业1.0”到“农业4.0”,并不是线性升级关系。简单概括的话,“农业1.0”和“农业2.0”的关系比较密切,要实现“农业2.0”需要以“农业1.0”作为前提,它们都属于不可持续的农业。“农业3.0”和“农业4.0”的关系更密切,“农业4.0”是“农业3.0”的进阶版,两者都是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未来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

 介绍了从“农业1.0”到“农业4.0”的演变,这套理论是否说得通呢?接下来,我们回归现实。结合温铁军教授的理论看一下,近代以来,世界各地的农业是什么样的,都存在什么问题?

温铁军教授认为,近代以来,世界上的农业类型是“三分天下”的格局,分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莱茵模式”,以及中日韩“东亚模式”。

先看以美国为代表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

“盎格鲁-萨克逊”最初指的是英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以英语民族为主体,建立的殖民地国家。它们都使用英语,政治经济方面联系密切,文化方面,都推崇殖民时代留下来的开拓进取精神和个人主义。这些国家实行的农业发展模式,便是温铁军教授所讲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

其实,“盎格鲁-萨克逊模式”正是上一部分提到的“农业1.0”的具体体现。它有如下几个突出特征。

以美国为例。它的第一个特征是规模化经营,由于美国是殖民者建立的,原住民被赶跑或杀害,殖民者人均耕作面积很大,因此能够规模化经营。

但那么广阔的土地,仅凭人力扛着锄头是干不完的。于是,美国农业的机械化快速发展起来。书中提到,美国农业在1940年就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不过要注意,机械化并不意味着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高。相反,由于人少地多,机械化生产往往是粗放的,结果是,人均产出虽然高,但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比较低。

由于土地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美国的农业更倾向于单一化种植、专门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这样更方便机械操作。所以,美国土地上形成了专门的农业生产带,比如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

如此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只靠美国人是消费不完的,还要依托国际市场。所以,美国农业的商品率从一开始就很高,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温铁军教授认为,“盎格鲁-萨克逊模式”是高投入的农业。所谓“高投入”不只是购置机械设备耗资巨大,另外还需要耗费非常多的石油: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需要消耗石油;将粮食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过程,也需要石油。因此,“盎格鲁-萨克逊模式”的农业又被称作“石油农业”。这种农业模式对石油的消耗量是非常可怕的。书中提到,如果世界各国都模仿美国的方式搞农业,那么人类需要把一半的汽油匀出来生产粮食,只需要15年,全球的石油储备就耗光了。

  这种农业模式不只是高消耗,也意味着高污染。书中提到,由于年复一年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从1958年到1983年的25年间,美国艾奥瓦州大泉盆地的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除了土壤污染,由于人们使用农业机械在农田中不间断地粗放操作,还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据统计,到2001年年底,美国土壤侵蚀面积达到27.92万平方公里,占现有耕地的20%。显然,这种模式是无法持续的。

 简要介绍了“盎格鲁-萨克逊模式”,接下来看一下“莱茵模式”。

“盎格鲁-萨克逊模式”是在殖民地形成的,“莱茵模式”则是在欧洲大陆的殖民宗主国本土形成的。正如“莱茵模式”这个名称,实施这种农业最典型的地区是莱茵河流经的德国、法国等地,由于欧盟实施相对统一的农业政策,所以“莱茵模式”也在欧盟内部逐步推广。

 与美国不同,欧洲各国面积比较小,耕地有限,没法搞规模化大农业。但是,这些国家在近代参与过对外殖民扩张。这会带来两个结果,第一,很多本国人在海外寻找机会,一定程度缓解了国内“人多地少”的矛盾。第二,海外殖民地会成为这些宗主国的养料库,殖民者在海外搞种植园、开矿、做生意,会把许多物资或资本输送回本国。

所以,从近代时期开始,欧洲各国的政府都比较有钱,国民对于开拓海外殖民地的热情也比较高。欧洲国家也有条件调拨社会财富在国内搞“高福利体系”,把社会收益分享给民众,以此鼓励民众多多合作,为社会赚取更多财富,进一步改善大家的生活。

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莱茵模式”农业与美国农业很不一样。

美洲殖民地搞大农业,人少地多。只有一少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剩下的人都居住在交通便利的大都市。甚至很多农民也住在都市,农场交给专人打理,或者远程遥控机械化操作。因此我们看到,美国的东西海岸出现多个世界级的超级城市,中央大平原的农业地区却几乎没有大都市。

 

        而欧洲的农场普遍规模不大,往往围绕在一个个城市的郊区。这些小农场的主人,不一定是专职的农民,也可能是市民。换句话说,就是农业的市民参与度很高。他们会在工作之余,来到郊区参与农业生产,并努力打造漂亮的田园景观。

  由于很多人都经营着自己的田园,收获的食物也是供自己食用的,或者是在本地销售的,所以欧洲国家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非常严格。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相关责任人必将受到严厉惩罚。与此同时,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病虫害,培育新品种,欧盟国家在农业科研、技术方面的投入非常高,并给农民高额补贴。听起来严格、费力了一点,但换来的好处是,高质量的欧洲农产品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

不过,“莱茵模式”也有许多弊端。最直接的问题是,政府要承担过重的负担,除了对农业生产和研发给予高额补贴以外,政府还要为高福利制度兜底。财政负担重,这几乎是大多数欧盟国家的通病。

另外,欧洲国家最初之所以能推行高福利,是因为有多余人口外移,在海外寻找机会,回报本国社会。但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口大量外移,也将加重国内人口老龄化。而农业生产是件需要持续投入的艰苦工作。尤其是近些年,欧洲年轻人大多不愿务农,而是喜欢做回报更高的工作。就这样,虽然欧洲农业的科技在进步,但参与者在减少,结果造成欧洲国家农业生产力难以提高。

“莱茵模式”面临着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欧盟内部推行“共同农业政策”,农业方面的财政收支是统一制定的。但实际情况是,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总量、科技水平、土地条件、农业传统不太一样,这就造成权利和义务不均衡的问题。举个例子,法国只承担欧盟共同农业预算的17.5%,却享受欧盟农业补贴的25%,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最大受益者。隔壁的德国,承担29.2%的预算,却只得到14.8%的补贴资金。可想见,这样的利益分配不公,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少不了。

除了“盎格鲁-萨克逊模式”和“莱茵模式”,世界上还有一种农业模式,就是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自耕农业”。

一直以来,东亚都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地关系比较紧张。同时,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人们可以根据比较有规律性的气候变化进行农业生产。在这个背景下,东亚地区形成了特有的自耕农业。

讲中国经济、中国历史,我们常提到“自耕农”这个词。到底什么是“自耕农”呢?简要概括的话,自耕农业有两个特征,第一是土地规模小,第二是农民自己耕种,一般不雇用他人。

 

但温铁军教授认为,东亚地区自耕农业,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自耕农意味着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不曾离开,没有出现欧洲那样四处殖民扩张的情况。因此,东亚地区产生了“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中国农民对种地有个形象的说法,叫“伺候土地”。因为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富,除了这块土地,就别无去处了。东亚地区的农民会依托一块土地构建起小型生态系统。以最普遍的水稻生产为例,稻田里的稻谷成熟了,人们收割了稻谷还没完,还会把稻谷的秸秆也收走,因为秸秆可以当家畜饲料。之后,人畜的粪便还会返回稻田用作肥料,以养护土地的肥力。

东亚的土地,不仅是个小型生态系统,具备持久的生产能力,它还具有社会福利和生存保障功能。在前面提到的“莱茵模式”中,欧洲政府把海外攫取的财富分享给民众。在东亚的传统社会中,父母能给儿女们分什么财物呢?真正有价值的,也就是只有土地了。所以,传统东亚社会实施的是“分户析产制”,分析的析,也就是说,张三有二十亩地,四个儿子,不管儿子年龄多大,将来每人都继承五亩。你会说,这样分下去,地块儿不就越来越零碎,管起来越来越麻烦吗?古人早想到办法了,“宗族”中“族长”这个角色的功能,就是化解农田衍生出来的各种问题,比如张三死后,兄弟俩因为房产分割的事情闹僵了,族长要管,因为房屋是在宅基地上建起来的,与土地有关;再比如,张三家的小儿子一直没媳妇儿,族长也管,因为在古代只有结婚生子,生产生活才能有序推进,否则就容易出现一个无业游民扰乱社会秩序。你看,土地对于东亚人来说,从来都不只是种两亩水稻那么简单。                     

我们刚才讨论“东亚模式”,好像一直在讲过去、讲中国。那么,在现在、在东亚的日本、韩国,情况相同吗?

东亚地区的情况是基本一致的。你可能听说过,今天的日本和韩国一直在实行“综合农协制度”,“农协”就是“农业协会”中的那两个字。“日本综合农协”是亚洲最成功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只要是与当地农民有关的事情,这个组织都管。比如,农协负责为农民提供农药、化肥、饲料、农业机械,还负责农产品的包装、销售,甚至直接参与农民日常生活,像医疗、养老、红白喜事、证券投资,都离不开农协。正如书中所说,日本综合农协涵盖了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各种事务,为农民提供了生活一体化服务。 你看,这不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国古代的“宗族”吗?

听起来,“东亚模式”不仅符合本地的社会特征,而且在操作中具有明显的稳定性,既然这样,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农业还需要探索新方向呢?

 

 第三部分

最后,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听听温铁军教授的观点。在他看来,中国农业存在什么问题,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温铁军教授认为,经过数千年的验证,中国传统农业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围绕农田形成的生态圈、依托土地形成基层治理小单元,这都是古人的伟大发明。

只不过,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遭到一系列冲击,原本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最终崩溃了。

在清朝末年以及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农业遭到现代工商业的渗透。原来的中国农业是一个个自我闭环的小生态圈,“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时,一些工商业者想要按照新思路,把传统农业和更大的市场结合起来。听起来挺好的,但要考虑到,这是中国农业两千多年从没有遇到的情况,农民是发蒙的。于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工商业者从农民手中购买农副产品时,会恶意欺诈或压低价格;有的商人提出用商品偿付农民,但给的是劣质商品;还有,不少农民参与了近现代工商业,比如给资本家当纺纱工什么的,成为出卖时间的劳动力,没时间再对土地精耕细作。由于这一系列的动作,传统农业模式被一点点瓦解。

后来,我们用发展“大工业”的那套方法发展“大农业”,追求粮食蔬菜的量产和批量销售。但中国农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并不突出,在量产能力上,比不过美国,在“质”方面,跟欧洲比优势不明显。而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机械化生产,也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既然这样,中国农业的未来在哪里呢?

近几十年,我们尝试过很多思路。

有的学者提出,中国可以学习美国搞大农场,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农业1.0”。温铁军教授认为,中国农业和美国农业有一点本质不同。美国是个殖民国家,美国3亿人口中,原住民占比不超过2%,而且他们被集中在亚利桑那戈壁的原住民保留区里。美国的大农场几乎全部由外来的白人当农场主。

但中国的情况非常不同。温铁军教授提到,亚洲是世界上唯一的“原住民大陆”,换句话说,亚洲大多数地区的人口基本都以原住民为主。尤其是中国,几乎百分之百的人口都是原住民。人民和土地之间有深刻复杂的关系,没法一刀切,像美洲殖民地一样,让少数人搞大农场。

 

有人会说,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有不少面积广阔的土地,是不是可以试试“农业1.0”模式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前面提到过,“农业1.0”必然造成生态破坏,而且,“农业1.0”需要政府和社会背负沉重负担。因为,大规模农业生产需要配套商品销售,生产规模越大,与全球市场的关系更紧密。但世界经济波动不断,完全服务国际市场,意味着要完全承受世界市场的风险。美国政府为了维持大农业的运营,每年要花几百亿美元来补贴农场主。

既然“农业1.0”行不通,试试“2.0”怎么样呢?

温铁军教授提到,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推广过“农业2.0”,用当时的说法是“大型工商企业下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听起来这种方法非常好,农民只靠一亩三分地确实很难有出路,这就需要“农业2.0”升级,通过企业和市场化来推动。

但温铁军教授提醒,要搞“农业2.0”,必须有“农业1.0”做基础,也就是说,要想搞市场化农业,先要有规模化生产。这个很好理解,我花大钱买了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但我家就三亩地,这样的投入产出比肯定是不划算的。其次,把工商业引入农业,如果没有规模化作基础,问题也是一箩筐。假设,我是个水果批发商,每年需要采购10吨苹果。你们当地的苹果确实好,但问题是,你们村三百棵果树分别属于二十户人家。我要想收购苹果,需要挨家挨户沟通。在收购价格上,这一户满意了,那一户还嫌少。到了收苹果的季节,这一家今年收成不多,没有达到约定的量,那一家竟然同时承诺了别的批发商,结果,我要的货供应不上。这个过程造成的消耗和矛盾,是经不住仔细推敲的。

有人会说,如果我们村,甚至我们镇、我们县都按照你的要求种某种特定的苹果,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其实已经有不少例子证明,这也行不通。如果某个地区把全部土地、人力、资金都投入单一产品,意味着放弃了多样性。一旦出现特定的病虫害,当地民众会赔得血本无归。而为了保证不出病虫害,大量使用农药,会带来另一个后果,这就是水果质量下降,以及生态破坏。

很明显,“农业2.0”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

温铁军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农业的困局是工业文明发展过快带来的。破局的办法是回归可持续生态农业,也就是“农业3.0”和“农业4.0”。

关于“农业3.0”,前面已经有过介绍,这种农业模式的重点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搞休闲旅游农业。“农业4.0”加入了互联网因素,通过互联网让农民和市民的需求更高效地匹配。看起来,这是我们想方设法找到的农业新出路,其实,中国古人早已经摸索出了经验。

还记得“东亚模式”的两大特征吗?其一是围绕土地打造生态系统。其二是让土地发挥出除农业生产以外的功能。其实“农业4.0”,正是要让土地在现代发挥出这两种功能。比如,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多样性,借助互联网,让城市的人口和资本流向农村,让农村的农产品、文化产品流向城市,这正是在打造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土地的价值也被重新发现并不断丰富。

 

结语

通过这本《从农业1.0到农业4.0》,我们讨论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在今天,工业文明过快发展引发了生态危机和农业困局,未来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呢?

温铁军教授的答案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产业化农业向农业可持续回归。

其实,解决农业问题,不只是解决吃饭问题,还关系“国本”。 这不是在刻意夸大。温铁军教授在书中写了这么一段话:长久以来,我们在追求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主义的道路上奋进,成绩瞩目,但粗放的数量型增长也带来许多负面问题。一方面是经济结构失衡,工业、商业和金融资本过剩,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贫富差距扩大、城乡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风险加大,更容易遭受国际波动的影响。而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似乎有一个共同的抓手,这就是振兴乡村,发展生态农业,让我们重新重视占中国土地面积70%以上的乡村地区。

生态化是人类文明的出路,也是农业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温铁军:农业4.0配图.jpg

 

来源:得到APP《每天听本书》

 


主管单位:国家农业农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

电话:18201639572(秘书处) / 13901154762(秘书处)

邮箱:cnrea_2022@163.com

版权所有 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 京ICP备2021009424号-2 技术支持:奥讯软件 数据统计